10月24日9时27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中国航天再一次向前买了一部。火箭发射成功的背后有着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航天人,他们就像这满天星河中的启明星,在航天路上熠熠生辉。
发射场区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头,坐落着某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的小点号。该点号离发射塔架最近,在这驻守的设备主要是测控火箭腾飞的初始阶段,因此有着“万里测控第一棒”的头衔。火箭升空的那一刻,“90后”设备指挥员正端坐在调度前。“经纬仪已对准等待点”、“发现目标”、“光学跟踪正常”……一串串准确清晰的报告声从设备方舱传来,经过“漫长”的等待,调度里响起了控制中心宣布此次航天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口令,此时方舱里李志强和他的同事们虽已疲惫不堪,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,满脸笑意。
作为设备指挥员,李志强永远是在设备里呆得时间最长的那个人,长时间的浸淫,使他练就了快速排查和准确定位到故障点的能力。据了解,上一发任务后,李志强所在的设备突然崩溃,来不及等到厂家师傅修理,李志强带领他的团队,凭借自己对设备的理解,快速定位到故障所在,在第一次联试联调前完成了设备维修。
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,必先苦其心志,才能牢记于心,最后才能深入钻研本职工作,为航天事业的全面建设多做贡献。”李志强深知,唯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,加上严格的自律,才能干好“万人一杆枪”的航天事业。“希望中国航天实现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跨越,希望自己能不忘航天强国梦,做一颗永不松劲螺丝钉。”
“今日所见之宇宙,已经完全超越了祖先们最狂野的想象,时间最浪漫的事就是梦想变成现实,答屈原天问,应李白邀月,助东坡天上宫阙观星辰,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航天!”在火箭升空后,吕永杰兴奋地说道。
吕永杰是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的一位老同志了,他所从事的岗位跟航天事业有些许偏离,更侧向于勤务保障。有人曾问他:你干的事跟航天事业偏离这么多,而且山沟里生活条件也不好,是什么让你一直铆在这个岗位的?吕永杰总是以诙谐的语调回到:此心安处是灵山,航天事业离开我手中这这颗小小的螺丝钉,可能就会出现大问题哦!
在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一干就是十几年的吕永杰,从小吕变成了老吕,从一名学徒,逐渐成长为一名能独挡一面技师,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践行的指挥控制中心人艰苦、奉献、实干的精神。
“只要在指挥控制中心一天,我就会立足本职,扎实工作,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的期望和组织的培养。”吕永杰坚定地说到。
正是这些人默默无闻的在背后勤勤恳恳的工作,才让一次次火箭发射得以圆满成功。他们或许做的是平凡的事情,却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。让我们向这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航天人致敬!